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改革 -> 校级教改 -> 正文

内江师范学院2020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发布日期:2020-07-10  来源:教务处   点击量:

各教学单位:

为加强我校一流本科专业教学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聚焦教学改革实际问题,开展专业专项建设和改革研究,积极培育优秀教学成果,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开展2020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内江师范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把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的机遇,以师范专业认证为抓手,以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为指引,在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示范基地、产教融合、课程建设、教学团队、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围绕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基础教育等方面进行专项研究,全面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二、立项范围:

(一)专业建设项目

1、示范基地建设专项

(1)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有师范专业的教学单位须报此项目)

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建设的目的是加强教师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指导教师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为师范专业建设和认证奠定良好的基础。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应与教科院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开展实质性合作,围绕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与教学、基础教育改革、基础教育的政策性和战略性研究、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现代学校制度、学校管理创新、区域教育规划等方面开展研究。须与合作单位制定长期的合作规划,签订合作协议,定期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等,加强师范专业建设,促进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此类项目立项不超过10项,项目建设周期2年,学校资助3万元/项。申报此类项目请填写《内江师范学院2020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2)协同育人示范基地(或试验区)建设项目(限师范类申报)

此类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协同育人基地(或试验区),加强师范类专业建设,践行协同育人方针,与基地单位共同培育符合师范专业要求的人才。协同育人示范基地(或试验区)建设项目须与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单位签订长期的师范生实习实践合作协议,围绕师范生培养,协同育人模式等方面,建设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示范性,能在区域范围内进行推广的协同育人示范基地(或试验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幼儿园)等单位开展实质性合作的教学单位均可申报。此类项目立项不超过15项,项目建设周期2年,学校资助3万元/项。申报此类项目请填写《内江师范学院2020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协同育人示范基地(或试验区)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实践基地建设)》。

(3)产教融合示范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产教融合示范实践基地是为学校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培养产业需求的人才,运用“引企入教”等方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产教融合示范实践基地须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强化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办学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与校外单位开展实质性合作的教学单位均可申报。此类项目立项不超过5项,项目建设周期2年,学校资助5万元/项。申报此类项目请填写《内江师范学院2020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协同育人示范基地(或试验区)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实践基地建设)》。

2、课程思政建设专项

(1)“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建设的目的是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课程大纲、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打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申报此类项目须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内涵和元素,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优化改革。要求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完善课程教学记录,改革课程过程性考核方式,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思政”改革的典型案例(包含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本次申报主要针对2020-2021学年各专业中开设的专业课或通识教育课程,立项不超过15项,项目建设周期2年,学校资助1万元/项。申报此类项目请填写《内江师范学院2020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2)“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项目要求各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以专业为依托,基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群组建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各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设计、教学资料、授课内容等应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能以多种教学手段和表现形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较好地进行体现。该示范教学团队能够在本学院或教研室其他课程中进行有效推广,能够培训其他课程团队。申报“思政课程”示范教学团队按照此类项目执行。此类项目立项不超过10项,项目建设周期3年,学校资助2万元/项。申报此类项目请填写《内江师范学院2020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类)》。

3、教材建设专项

教材建设项目的目标是建设受师生欢迎、不断传承、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材和相配套的优质教学资源以支撑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教材。教材建设应围绕专业发展课程开发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程,能充分反映相关专业或学科的新发展、新要求。重点支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方协同育人等方式共同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校本课程教材。

教材主编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连续讲授本课程2轮以上。此类项目拟立项5项,项目建设周期3年。学校优先支持专业发展方向课程的教材建设,资助3万元/项(教材建设经费仅用于教材出版费)。申报此类项目请填写《内江师范学院2020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教材建设项目)》。

4、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专项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主要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 20%—50% 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的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本次申报主要针对2020-2021学年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的专业课程或通识类教育课程。此类项目拟立项15项,项目建设周期1年,学校资助1.5万元/项。申报此类项目请填写《内江师范学院2020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课程建设类)》。

5、新建通识课程建设专项

通识课程旨在通过修习,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深入了解乃至掌握主修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思想、理论、方法和工具,由此影响学生对事物、自然、人类、社会的理解和应对。新建通识课程要求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主要围绕文学与艺术审美类课程、历史价值与社会进步类课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实践探索与技术创新类课程、伦理道德与法律类课程、经济与管理类课程、体育、卫生与健康管理类课程等方面进行选题,此类项目拟立项20项,项目建设周期1年,学校资助1万元/项。申报此类项目请填写《内江师范学院2020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新建通识课程建设专项)》。

6、虚拟仿真示范课程建设专项

为提升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相关专业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化实验教学新模式改革,立项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性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各教学单位查看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教高厅〔2017〕4号),凡是与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20年建设规划分类对应的专业且均可申报。此类项目拟立项5项,项目建设周期1年,学校资助1万元/项。申报此类项目请填写《内江师范学院2020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课程建设类)》。

(二)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1、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与目标达成度研究

此类项目的研究目标是对师范类专业认证相关的评价体系和达成度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选题应着眼于师范类各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毕业要求达成度、课程目标达成度等方面,须基于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研究。此类项目立项不超过10项,项目建设周期1年,学校资助0.8万元/项。申报此类项目请填写《内江师范学院2020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教学改革与研究类)》。

2、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研究

此类项目的研究目标是加强学校专业建设,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选题应着眼于专业各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过程质量常态化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等方面,从专业办学定位出发,坚持产出导向,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校内各单位均可申报,此类项目立项不超过10项,项目建设周期1年,学校资助0.8万元/项。申报此类项目请填写《内江师范学院2020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教学改革与研究类)》。

3、基础教育研究项目(有师范专业的教学单位须报此项目)

此类项目研究以了解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为导向,注重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协同发展与深度融合。基础教育研究要求与地方基础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等合作开展协同育人工作,有师范专业的二级学院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建立有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或协同育人实验区,并基于该中心(试验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开展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当下基础教育教学出现的新情况、发现的新问题进行申报,如中(小)学学科教材使用中的问题及其策略研究、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研究等方面。此类项目立项不超过15项,项目建设周期1年,学校资助2万元/项。申报此类项目请填写《内江师范学院2020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教学改革与研究类)》。

三、申报要求

1、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优先支持青年教师申报。

2、各申报教师依据所提供选题范围进行项目申报,不在申报范围内的课程项目,学校暂不受理。

3、为规范项目管理,保障项目质量,项目负责人限报一项。此外,截至2019年12月未能完成结项的校级教改项目的教师,不能申报本次校级教改项目。

4、职能部门兼职教师申报的教改项目,如申报内容涉及相关学院教学改革的,由相应的二级学院统筹规划并负责推荐;如申报内容涉及全校性教学改革的,则计入学校教学改革类项目,由教务处负责推荐。

四、评审流程

1、各二级学院须统筹规划本单位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对申报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和资料真实性审查、择优向学校推荐。申报书及附件须由二级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并填写推荐意见,二级学院院长签字盖章,然后向学校推荐。

2、9月15日18:00前,请以学院为单位,将电子版和纸质申报书、推荐汇总表一式一份,提交至教务处311室周维斌老师处。

3、教务处组织专家组对各单位推荐项目进行评审。最终评审结果经审核后在校内公示。

4、公示无异议后,给予经费资助,进行立项建设。

附件:

教务处

2020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