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2025-2026学年度第2学期通识选修课程申报工作已经开始,请各教学单位认真组织本单位教师积极申报。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开课条件及要求
1、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均可申请开课。开设选修课由各二级学院推荐,报教务处备案。鼓励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积极申报,有师范专业的学院需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教师教育类选修课程。
2、课程选修对象是全校2024、2023级本科学生,开课教师应在申报统计表中清楚注明开课面向年级及专业等选课限制条件。开课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拓展视野,内容安排要适应学生跨类选修的需要并遵守普遍接受原则,避免过分专业化。
3、所开课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公序良俗,遵守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宗教的政策,课程有一定的建设基础,原则上要在本院或全校举办过同类专题讲座或不同形式的课程且教学效果良好,所开课程应是教师从事或熟悉的研究领域。
4、课程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课程大纲,选择适宜的教材或编写相应的讲义(需经教学单位审定方可使用,并报教务处备案)。
5、鼓励以团队的方式申报课程,在课堂教学及课程建设中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团队负责人须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申报中应明确课程团队内各自承担的教学任务,课程团队负责人授课学时不得少于该门课程学时数的三分之一。提倡教学资源网络化,通过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建设,为学生自学和师生互动搭建平台。
二、申报程序
1、拟申报开课的教师填写内江师范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申报统计表》及课程简介(800字以内)等资料报二级学院,每个教师每学期只能申报1门通识选修课。所有开课教师应向课程所属学科所在的二级学院进行申报(党群行政教辅部门申报者到所属教研室申请,并归口到相应二级学院统一报送教务处)。
2、各二级学院应成立通识选修课评审专家组,按开课要求对申报课程进行严格审查和初选,择优向学校推荐。
3、各二级学院于12月12日(第十五周星期五)前,以学院为单位将申报统计表、课程简介纸质材料(分管教学副院长签字并加盖公章)和电子稿一并交教务处教学运行科王老师,过期一律不再补报。
4、各二级学院应根据课程申报情况,于2026年1月9日前完成排课任务,以便纳入2026年春季学期全校学生选课计划。
三、开课时数
每门课程开设一学期,授课总时数一般不超过32学时,含上机和实验的课程授课总时数不超过48学时。通识选修课的教学工作量纳入开课单位统筹核算。
四、注意事项
1、学生通过教务系统进行选课,申报教师必须认真填写该课程的选课人数上限,原则上每门课程限开1个班,每班人数上限为60人。艺体、书法等技能课程若实行小班教学,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更低上限人数。选课结束后,未达到开课人数的(普通课程20人,技能课程15人),予以停开。
2、根据课程内容,需要上机的课程、需要面试的课程,必须在申报表和教务系统中注明。
3、所有申报的课程一般应为通识教育课程库目录中的课程(课程库目录见附件3),且必须归属到该课程所属教研室及教学单位进行审核;若不是课程库中的课程,须另外撰写《课程大纲》等未入库课程填报资料,并经所属二级学院审核后方可申报。否则,一律不予开课。
4、为了加强选修课的建设和管理,学校对通识选修课实行“相对稳定,鼓励竞争,适当淘汰,有进有出”的管理原则,鼓励和提倡高学历、高职称、上课效果好的教师开设深受学生欢迎、教学质量高的通识选修课程。
5、提倡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鼓励开设《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和《戏曲鉴赏》等课程。
教 务 处
2025年11月14日
附件1: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申报统计表.xls
附件2:课程简介(模板).doc
附件3: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库目录(2025年).xls
附件4:未入库课程填报资料(课程大纲).doc